
鳥瞰璧山城區

藍黛公司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

鳥瞰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

璧山高新區安潔電子有限公司忙碌的生產線
鳳凰網重慶綜合 1月21日,2021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出爐,描繪了重慶“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美好藍圖。璧山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迎客廳”,也將在同城化發展、科技創新、汽車電子產業、第二國際機場建設、社會治理、城鄉融合、渝西水資源配置等諸多方面迎來利好。
1 關鍵詞:同城化發展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推進璧山、江津、長壽、南川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
〉〉〉璧山目標:
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十四五”,璧山區將基本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璧山)建設走深走實,城鄉區域發展均衡協調,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多式多向互聯交通網絡更加完善,產業協作配套水平穩步提升,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性交通樞紐。
中高端人才流入速度顯著加快,對重慶中心城區乃至成渝地區產業、人口的“虹吸效應”進一步釋放,率先實現與中心城區一體化、同城化發展。
〉〉〉璧山優勢:
謀建8個產業生態區
“十三五”時期,璧山區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同城化步伐加快,以8個產業生態區為支撐的區域產業版圖輪廓初顯,“經濟邊界”阻隔逐步消除,三次產業比優化調整為5:52:43。
在璧北區域,規劃建設301平方公里大健康產業生態區,建設滿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需求的特色康養小鎮和示范村。
在璧西區域,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國際體育產業生態區,布局重大體育設施,與成都聯動承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活動。
在璧南區域,規劃建設50平方公里臨空產業生態區,發展航空運輸、貨運物流、綜合商貿、商業服務等產業;規劃建設160平方公里農文旅產業生態區,開發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發展生態游、觀光游、休閑游、體驗游、研學游等特色旅游產業。
拓展優化璧中區域,以現狀城市建成區為核心向外延展,向北至渝遂高速,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重慶產教融合生態區(大學城西區),引進一批應用研究型本科高校和職業教育院校,發展職業教育培訓、人力資源服務等關聯業態;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西部(國際)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區,發展數字文化創意、信息安全、軟件服務外包等產業;規劃建設15平方公里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區(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發展科技研發、成果轉移轉化、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交易、商務服務等。
向西依托茅萊山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都市田園產業生態區,發展田園綜合體、戶外游樂、科普研學等相關產業。向南以建設城市新區、產業新城為目標,推動璧山高新區擴容至80平方公里。
2 關鍵詞:科技創新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
1、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強化“五區聯動”,完善重慶高新區和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5個行政區協同聯動機制。
2、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加大“雙一流”建設力度,實施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支持在渝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加快重慶中醫藥學院建設。
〉〉〉璧山目標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范區
“十四五”時期,璧山區將力爭在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上實現新突破,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成為在西部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范區。
〉〉〉璧山優勢
“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成為新名片
“十三五”期間,璧山區始終把創新擺在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學城創新生態區從無到有,創新生態系統加速構建,“1+3+N”科技創新體系日臻完善,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揚帆啟航,全區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8%以上。
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貫通,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專業技術平臺、“政產學研”融合平臺示范效應初步顯現,高端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預計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38家、增長6.4倍,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達59.7%。
3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
1、持續發展先進制造業。汽車產業,推動博世慶鈴氫燃料發動機、比亞迪動力電池、領巢9擋自動變速器等項目建設。
2、電子產業,堅持研發、制造同步發力,拓展功率半導體、超高清視頻、智慧家居等產業發展空間,加快華潤微電子12英寸功率半導體、京東方第6代柔性顯示面板、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璧山目標
打造產業升級引領區
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爭當產業升級引領的領頭羊,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一二三次產業深度融合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上以及打造場景城市上作引領。
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以大項目帶大集群,加快推進重慶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基地、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科技產業園等建設,發展氫燃料汽車電池、加氫等技術,形成從源頭創新到產業化全鏈條的產品研發生產體系,打造燃料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光電技術、視覺傳感器和超級電容等產業集群。
〉〉〉璧山優勢
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刀片電池”已經量產
近年來,璧山區大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牽手比亞迪建設動力電池研究院,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刀片電池”實現量產。攜手康佳集團共建半導體光電科技產業園,不到一年的時間,康佳集團已經完成600余項專利申請,誕生多項全球“首創”技術,成功研發P0.375全球首個玻璃基板上最小間距的Micro LED顯示屏……
4 關鍵詞:開放通道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
1、推進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前期工作;
2、啟動成渝中線、渝西、渝宜高鐵建設;
〉〉〉璧山目標
打造航空門戶樞紐
加快構建“1機場3軌道3城際4高鐵4快線8高速”多式多向的“外聯”交通網絡,推進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建設,同步啟動相關配套工程建設,推動建設成渝中線高鐵、鐵路樞紐西環線、軌道15號線、軌道27號線、金鳳隧道、涼亭關隧道等事關璧山未來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織密與成渝兩地周邊市區縣的快捷通道。
〉〉〉璧山優勢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已落戶璧山
重慶正興國際機場落戶璧山,地鐵一號線尖璧段正式投運,璧山“云巴”示范線全球首發……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聚集,必將進一步提升區域價值和綜合競爭力。
此外,璧山是重慶市所有區縣中,唯一同時擁有“渝新歐通道”“渝蓉通道”和“陸海新通道”的區縣,重慶向西的多條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貨運鐵路、城際鐵路都將經過璧山,連接西部的包括西安、蘭州、成都、昆明等重要城市。
5 關鍵詞:社會治理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璧山目標
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全覆蓋推開“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推動黨員干部下沉小區,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先行示范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水價治理”,結合水源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同質、同價、同服務;開展“黨建引領、鄉風治理”,推動鄉村巧治善治,實現“農村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
〉〉〉璧山優勢
實現了“小區的事不出小區”
自2019年以來,璧山區積極探索創新以黨的建設引領基層群眾自治的新機制,推動黨的“神經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融合,激發基層群眾自治的積極性,目前已在150多個居民小區推廣,實現了小區的事不出小區。
6 關鍵詞:城鄉融合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促進城鄉融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市級先行示范區。
〉〉〉璧山目標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穩妥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拿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行先試經驗。同時,實施“文化+”“旅游+”戰略,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做靚“儒雅璧山·田園都市”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創建城景共融、主客共享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璧山優勢
“儒雅璧山·田園都市”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2019年12月,璧山區入選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近年來,該區縱深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三權分置”“三變”改革、“三社”融合等改革推進有力,集體經濟穩步壯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2%,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
7 關鍵詞:渝西水資源配置
〉〉〉璧山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著力構建多源互補、區域互通、集約高效的水資源供應體系,加快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啟動長征渠引水工程等前期工作。
〉〉〉璧山目標
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推動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有效提升璧山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璧山區擬在城市新區規劃擴建供水規模達30萬噸/日的水廠,在璧北大路和璧南丁家各規劃一個較大規模的供水水廠,實現璧山供水全覆蓋,解決工程性缺水、城市應急水源短缺等問題。
〉〉〉璧山優勢
供水主要受益區
2020年12月23日,重慶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開工。璧山是供水主要受益區,據介紹,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璧山供區供水總規模計劃為50萬噸/日,其中嘉陵江草街泵站提水40萬噸/日作為璧山主水源,長江金剛沱泵站提水5萬噸/日作為補充。